

吳郭魚(Tilapia)原產非洲,屬慈鯛科(Cichlidae)之熱帶魚類,全世界共有百餘種,其中供養殖的約十五種。臺灣先後引進在來種、吉利種、尼羅種、歐利亞種、賀諾魯種、黑邊等六種吳郭魚,另有突變培育的紅色吳郭魚及雜交所生的福壽魚、變性魚、單性魚等品系,為目前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主要養殖魚種。由於吳郭魚生活史短,種苗可充分供應,對病害的抵抗力及環境的適應力很強,易於捕撈、搬運,可高密度養殖,加上其屬於雜食性魚類,飼養並不困難。
吳郭魚肉質細嫩、味道鮮美且無暗刺,廣受消費者所喜愛,因此吳郭魚不但是目前臺灣主要的淡水養殖魚類之一,也是世界性的養殖魚種,尤其是開發中國家的重要動物性蛋白質來源。
二、生態習性 吳郭魚屬熱帶魚,臺灣的尼羅魚種喜棲息於湖泊及水流緩慢的水域,平時為成群活動,白天時則於餌料生物聚集的沿岸水域活動,到了晚上就移至水底。飽食後,喜移動至較溫暖處,如此的活動情形平時於魚池中亦
吳郭魚肉質細嫩、味道鮮美且無暗刺,廣受消費者所喜愛,因此吳郭魚不但是目前臺灣主要的淡水養殖魚類之一,也是世界性的養殖魚種,尤其是開發中國家的重要動物性蛋白質來源。
二、生態習性 吳郭魚屬熱帶魚,臺灣的尼羅魚種喜棲息於湖泊及水流緩慢的水域,平時為成群活動,白天時則於餌料生物聚集的沿岸水域活動,到了晚上就移至水底。飽食後,喜移動至較溫暖處,如此的活動情形平時於魚池中亦
由於吳郭魚為熱帶魚種,因此於高溫42℃亦可生存,最適溫度為24~32℃,有部分種類可耐低溫,可存活於10~45℃的水溫範圍中。然其對低水溫之適應力較弱,8℃以下即會死亡(吳郭魚於水溫15℃左右即不攝食,若長時間處於12℃以下就會死亡,8℃以下即無法存活)。一般小魚苗在10℃水中即出現死亡跡象,約1~2週後就會死亡。 由於吳郭魚對外界環境條件的適應性極高,因此吳郭魚為容易飼養的魚種之一。吳郭魚對水質變化的適應力強,阿摩尼亞含量至80ppm亦能生存;其對低溶氧的耐性也很強,即使溶氧量低至0.2ppm也能適應;吳郭魚亦為廣鹽性魚類,不僅能在淡水中棲息,經馴化後甚至可在高鹽度海水中棲息。吳郭魚對病害抵抗力及棲息環境的適應能力很強,屬雜食性,以藻類及腐敗物為主食,亦可捕食微細生物、水中昆蟲、小魚及小甲殼類等,另亦喜攝食人工飼料、豆粕、麵粉、麩片、米糠、麥片等。 吳郭魚在水溫20℃以上才可能產卵,因此臺灣吳郭魚產卵期約在3~11月,盛產期為4~9月。目前臺灣人工繁殖販售的吳郭魚苗為孵化後5~7日,全長約0.3~0.4公分之單性吳郭魚苗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